在國防設施、重大工程和重要工業裝備中,傳感器是必不可少的基礎技術和裝備核心,直接影響國防安全、經濟安全和社會安全。傳感器產業落后,產業安全就無從談起。
中國傳感器產業化發展推進大會4月3日在杭州舉辦。工業和信息化部總經濟師周子學在會上指出,傳感器等戰略性產業的發展,需要高投入,長期投入,要在材料、設計、設備等整個產業鏈上全方位推進。
周子學強調,推進傳感器產業化的關鍵在于完善投融資環境和科技成果轉化機制,依托具有優勢的產業集聚區,形成創新能力強、創業環境好、產業鏈完善的傳感器產業基地,支撐引領產業健康發展。
會議由工信部電子元器件行業發展研究中心、工信部電子工業標準化研究院、浙江省經信委等單位主辦。浙江省經信委副主任凌云介紹了該省傳感器產業發展情況及未來規劃。
周子學表示,傳感器產業是國民經濟的基礎性、戰略性產業之一,對促進工業轉型升級、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推動現代國防建設、保障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發揮著重要作用。世界主要發達國家都把傳感器列為國家發展戰略。我國政府對傳感器產業同樣高度重視,將傳感器產業作為戰略新興產業的重要方向。《“十二五”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規劃》和《關于推進物聯網有序健康發展的指導意見》都將傳感器研發和產業化列為重點發展領域。去年2月份,工業和信息化部聯合有關部委發布了《加快推進傳感器及智能化儀器儀表產業發展行動計劃》,并明確了一系列支持政策。傳感器產業發展的政策環境不斷優化。
經過多年發展,我國傳感器產業初步形成了比較完整的產業體系和技術創新體系,取得了一批重要科技成果。周子學指出,同時也要看到,產業整體水平與國外先進水平相比差距較大,關鍵共性技術缺乏,產學研用結合不緊密,企業創新能力不足,致使產業化和市場推廣應用問題未能得到很好的解決。
未來5~15年是我國傳感器產業快速發展的關鍵時期。周子學強調,必須在已形成的較為完備的技術體系、制造體系和配套供應體系基礎上,以深化改革為動力、以市場需求為牽引、以實現產業化為目標、以產品創新為主線、以共性技術研發和公共服務平臺建設為支撐,推動產業形態從“生產型制造”向“服務型制造”的轉變,實現我國傳感器產業創新、持續、協調發展。
當前,傳感器、通信及計算機被稱為現代信息系統的三大支柱。無論是智慧城市,還是物聯網,傳感器的發展和應用都是其產業發展的核心技術和關鍵。
工信部電子元器件行業發展研究中心總工程師郭源生預計,未來五年內,全球傳感器領域的復年增長率將超過10%。預計2015年全球市場將達到1770億美元。從應用領域看,在汽車、家電類產品的應用會大大增加,在農業、環保、醫療衛生、食品檢測類市場領域的應用,特別是物聯網技術的應用是突如其來的,市場不可估量。
作為會議承辦方代表,杭州錢江經濟開發區相關負責人認為,未來5-15年是我國傳感器產業快速發展的關鍵期,也是做大做強傳感器產業集聚區的黃金期。
該負責人透露,錢江經濟開發區將加快推進傳感器產業化基地——錢江傳感谷建設,將培育一批銷售額超10億元的傳感器龍頭企業,做大具有較強國際競爭力的紅外傳感、新興傳感技術、傳統傳感技術、國外高精尖傳感企業四大產業集群。 |